2009/04/25

修改輪胎?

RIDE2 2009 年UCI世界盃登山車賽 網站裡, 報導今年首站南非站的排位賽的文章中有提到, 選手們手工修剪了他們比賽用的輪胎, 以符合該場賽事的需要.

這站鬆散的土地,輪胎的選擇極為重要,大家都採取了上週卡瓦力克的經驗
手工剪出中間近似光頭保留邊緣顆粒的胎紋,
這對長抽車段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只要一下雨,策略就會完全改變
Photo: Gary Perkin, 文:claudedore



而在此前不久, bikemag.com 也報導了在美國國家盃職業 XC 巡迴賽中, Cannondale 車手 Jeremiah Bishop 的用車 - Scalpel 650-6er. 他的前輪使用的是 Kenda Nevegal 650B 輪胎, 為了減少輪子的阻力, 他也將中間全部的胎塊削去了一半以上的高度, 同時也將邊邊的胎塊剪去一半的寬度, 在減輕阻力及重量的同時, 還能保持著過彎的抓地力.

照片來自 bikemag.com


而在 Sea Otter Classic 的比賽中, Jeremiah Bishop 也接受了 cyclingdirt 的專訪, 談到了他為何要使用 650B 的前輪, 以及修剪他的輪胎.


影片來自 cyclingdirt.org




看到了這幾則的報導, 我也很想拿條新的 Nevegal 輪胎來剪剪看, 看看是不是真能在保有抓地力的同時, 還能減輕滾動的阻力. 可是... 一條全新的 Nevegal 可是很貴的啊!! 以我這種客家人的個性, 最後還是小氣鬼戰勝了好奇心, 算了, 景氣不好日子難過, 還是省著點吧! 就在此時, 熊熊想起我有兩條用了一年多, 早就拆下準備要淘汰的 Nevegal. 翻箱倒櫃找了出來, 比對一下...



咦? 最中間的部份, 磨損程度跟 Jeremiah 削掉後差不多嘛??!! 而且我那最邊邊的胎塊還多得很, 中間靠旁邊的那一排, 反而還比他的胎還多. 夭壽喔~~~ 還好沒有丟掉, 明明就還可以用, 還是選手設定的說. 嗯... 那... 還真可以拿這條來修剪一下試試. :D

2009/04/15

X-fusion Velvet + 650B III 中埔山又掉漆

今天掉了個大的...

碟盤都撞歪了...


在紅瓦厝撞歪了個輪圈, 這次在中埔山撞歪了碟盤, 當真是我跟 650B 八字不合嗎??

前一晚把前輪鋼絲的磅數再拉高一些, 看看騎起來會不會有所不同. 不過... 這圈的確是有點軟, 要拉高磅數對我這菜鳥來說不太容易, 最後還是得請師傅出馬才搞定.

想試輪子, 又不想跑太遠, 就來中埔山玩玩, 剛好正宏的新車也換了隻前叉要測試不同的頭管角度, 就一起上山啦. 只是今天不知怎麼著, fu 完全不對, 怎麼騎怎麼怪, 一堆該輕鬆過的地方, 都顯得有點吃力.


一臉驚慌樣~~冏





正宏輕鬆下.
奧運的 XC場地好像也有這麼陡的地型.



想著太多, 果然在要下山的路上, 一堆樹根處翻了. 還好速度不是太快, 沒有噴出去, 不過腳插進車架被卡了一下, 被卡到的一瞬間真有點嚇到, 好加在沒斷. 牽車起來要繼續, 咦? 後輪動不了? 低頭一看, 媽啊~~~ 這碟盤是怎麼ㄎㄠ到的? 往外歪那麼大? 幸好我很窮, 買不起隨身小工具, 只好帶整組的內六角板手出門, 這時就用的上了. 正宏幫我把碟盤橋回來, 我在一旁抽根煙壓壓驚. 橋好後已不會磨卡鉗, 但其實碟盤還是歪的, 本想騎完最後一段, 不過一含著煞車, 可以感覺到那不平的碟盤會把活塞推回來, 真是種奇妙的感覺啊!! 當然我也不敢這樣下, 就牽著下山再騎回家囉.

野戰橋骨所


還好有帶長的六角板手


這兩天不斷在想, 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是前叉跟輪子的搭配? 是頭管角度? 前叉 off set 長度? 還是座艙設定有問題? 難道... 該不會是... 我的生理期來了吧??

2009/04/13

X-fusion Velvet + 650B II 虎頭山掉漆行

照片拍歪歪, 註定今天要掉漆...


最近沒有要準備什麼比賽, 其實不太想去虎頭山, 一想到那幾個爬坡, 尤其是我們後來常騎的"逆騎 XC賽道"段. 不過大夥兒都說好, 那就走吧, 也可練習練習好久沒用的變速器了.

換上 650B 的輪子後, 車架幾何沒啥大變動, 頭管跟座管角度分別都維持在 70 & 72 度. 最大的不同處就是 BB 高度, 31.5cm 左右, 雖然只差了 1cm, 但昨天在貓空踏板就少 K了石頭不少, 順暢許多. 70度的頭管角配 650B 較大的前輪, 操控好像比較沒那麼靈活了, 讓習慣了較斜頭管的我, 比裝 26in輪子時能適應些.

因為裝上了變速, 為了適應不同的騎乘方法, 我把座艙設定也稍微調整了一下, 主要是座墊前移了 1cm, 座管再拉高 2cm. 試試看這樣加上變速, 用輕齒比爬坡有沒有比較好.

騎單速之後, 虎頭山的幾個陡坡好像就再沒用騎的上去過了, 雖然每次都拼命嚐試, 每次進步個幾十公分, 不過要能全部騎完還差了好幾十公尺, 更別說如果辦比賽的話要爬上個四五圈. 今天換了變速來, 雖然只有 9速, 不過已經夠用了, 該爬的坡都能爬的上去, 至少兩趟沒問題. 調整後的座艙設定, 也的確比較適合有變速的踩踏方式. 不過踩踏時用到的肌肉跟騎 single speed 不太一樣, 即使爬得上去, 並沒有比較輕鬆. 前一晚看世界盃 XC賽那些 pro 遇坡就抽的能力, 我也好想擁有那樣的心臟跟腿力啊!!

應該偶爾這樣單速變速交換著騎, 讓不同的肌肉都能用到. 也能多多練習換檔的技巧, 跟換檔時機的掌握, 才不會又去踩爆鍊條. 等我再試個幾次, 把換檔的感覺找回來後, 再來比較不同輪徑在同一賽道上的表現.


小黑先做正確示範, 今天他只在上坡掉漆(like always).
接著是小高, 掂了一下腳, not clean.
正偉歪了, 讓隨後的 Johnny 也不得不停.



雖然今天上坡 OK, 不過下坡倒是掉漆掉得嚴重. 不知是因為上回在紅瓦厝撞歪前輪的關係還是怎麼著, 對這隻同款的輪圈有點不太信任. 跟上禮拜在軍艦岩用 26in 輪子比起來, 騎起來綁手綁腳的. 也許是心理因素, 也許這框真的是軟, 讓我在幾個陡下坡都失手滾去除草. 我得再好好來心理建設一下.



正宏示範最佳"掉漆"技巧
先是正偉小小掉一點, 再來是 Johnny 搖搖晃晃的下, 最後正宏來掉個大的!!



不服輸, 大家都牽上來再一次...


還真陡啊, 用扛的比較輕鬆.


小黑上來交接相機. 今天下得很順, 看他得意的咧...
完全看不出紅瓦厝三小時完賽的樣子





小高雖被擋到, 整個打橫定杆, 還是硬拉回來繼續下... 成功!!!




正偉雖然還是落了腳, 直接再上... OK!!




正宏跟他的新車 XTC 似乎還在磨合期, 不太穩.


之後來到了水泥平台, 正宏雖騎 Carbon XTC, 還是要給他跳一下.


不能拿來飛飛跳跳, 算什麼登山車??


結果...

被蛇咬了好大一個洞...


平台上的悠閒補胎時光...








最後下 DH賽道又是加速快到讓我軟腳, 還好輪子大, 抓得穩, 在幾個平緩的地形還可減速一下, 安全到達. 還好昨晚看的是 XC賽不是 DH, 不然可能就熱血沸騰爆衝出去了. 不過... 我真的覺得, 前輪的剛性有點軟, 希望只是我的心理作用. 下禮拜再把磅數拉高一點點試試.

2009/04/11

X-fusion Velvet + 650B I


星期五早上收到了新的輪框, 迫不急待將它編了起來. 終於, 等待已久, X-fusion Velvet 與 650B 的第一次結合. 隔天當然是先上貓空囉.

Velet + 650B, 還有很多的空間.


裝了變速, 將後勾爪移到最後, 後輪的空間也多了幾 mm.

雖然星期六是個出太陽的好日子, 不過之前下了幾天的雨, 林道內仍然濕滑, 些許泥濘, 石頭上也滿是青苔. 胎壓打到 50psi, 加上還不太適應變速使用較輕的齒比, 後輪打滑得蠻厲害的. 騎乘技巧上還有些習慣要克服.

石頭上的青苔, 留下輪胎打滑的痕跡.


在天恩宮休息時, 試試看其他車友的前叉能不能裝.

RST First, No No


Magura Durin 100, No No

還真是沒幾隻能裝啊! 沒有專用的 650B 前叉可供選擇, 也會是推廣 650B 規格的困難處. 不過... 當初 29er 也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有避震前叉的產生. We will see.

在第二段略濕的林道, Nevegal DTC 的排土性還 OK, 不會黏上太多的土而影響抓地力. 但另一車友的 Small Block, 因胎塊小又排列密集, 卡得滿滿得都是, 當真是成了滑滑樂.

泥土沾滿滿的 Small Block 小八胎


一些車友照片:
Johnny


阿凱


湯總


小劉

在貓空, Velvet 跟 650B 的搭配還不錯. 不過在下長樓梯時, 我忘了裝的是 650B, 大輪子的慣性讓速度上去的太快, 讓我嚇到快剉賽. 速度降不下來, 把輪子煞死又更危險, 因為剃了頭髮而變的更寬鬆安全帽也來攪局影響視線. 一直警告自己, "放鬆!! 放鬆!! 不能鎖死!! Hold 住你的 line!!" 就這樣一路用比我之前騎雙避震還要快的速度衝了下來. 媽啊!!! 我都軟腳了~~~

第三段, 跟剛換上 RST First 前叉的 Johnny 交換, 讓他試試 Velvet 跟 650B. 用慣了有 spv 平台的他, 第一印象就是怎麼輕輕帶一點煞車前叉就沉下去了? 跟他解釋了 Break Dive後, 也跟他開玩笑的抱怨他的 RST 才不穩定勒, 害我差點噴出去. 不過說真的, RST 跟 X-fusion? 我選 X-fusion. 覺得 RST 在作動時, 行程到了中間就會突然硬很多, 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就差點噴出去了. 比較起來, Velvet 的作動順暢穩定多了.

而關於減少 Break Dive 的技巧, 我也有了點心得, 是之前用平踏板砍掉重練時做的功課有應用上了. 待我更熟練之後再來發文分享.

2009/04/10

X-fusion Velvet - 換上雲豹, 貓空再來一次

車架:雲豹 853 登山車架
前叉:X-fusion Velvet R 100mm
氣壓:80psi
Sag :約 30mm
回彈:最快

前晚把 Velvet 換上了雲豹的車架, 昨天再上貓空測試.

頭管角度 70, 座管角度 72, 比較接近 XC 車的角度了, 龍頭操控靈敏的多, 一下子還頗不習慣. 前後輪都使用 26in 的輪子, BB 高度降到只有 29.7公分, 重心低, 感覺穩定了點. 不過在亂石區踏板一直去 K到石頭, 嚴重影響了踩踏的順暢度. 真是有一好沒兩好啊. 預計前後輪換上 650B後, 可將 BB 提高到 31.5cm左右, 應是個比較好的高度.

今天將前叉的氣壓放了點, 讓 sag 在 30mm 左右. 一開始回彈先調在最快減三格, 不過第一段騎一半就覺得有點慢, 將回彈調到最快, 才比較好一點. 但在二三段跟長樓梯的地方, 仍覺得回彈速度有點不夠.

在幾次的測試後, 有以下的一些心得:

1) 我覺得以我較偏向 XC 的騎乘風格來說, 將 sag 調在 23mm-25mm 左右, 回彈由最快減三格, 整體來說是相當滿意的.

2) 雖然回彈有很大的 range 可調, 但若是給速度更快的車手來用, 可能會有點不夠快的困擾.

3) 整個行程的作動相當順暢, 從樹根亂石這類的小障礙, 到 20-30公分的落差都處理的相當好.

4) 不過作動反應靈敏的缺點, 就是 Break Dive 相當明顯, 即使沒壓煞車, 身體重心稍微前移時也會有影響. 跟我的 Manitou Minute 29 比起來, 雖然 Manitou 在行程的初始階段需要較大的力量去讓避震作動, 對路面一些較小的障礙, 反應不像 Velvet 那麼的靈敏, 但好處就是沒有太明顯的 Break Dive, 提供更精確的操控. 個人覺得這是比較適合 XC 騎乘的設計. 當然這部份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也可以靠著騎乘的習慣跟技術來改善.

5) 前叉的剛性對 XC 來說是相當的足夠, 一些小落差不管是直接下, 或者是小跳一下, 接地時都很穩, 目前都沒有軟腳的情況發生. 至於有車友問到適不適合拿來玩土坡或街道, 我沒有跳到那麼大, 可能測不出來真正飛很大的狀況. 但對我的能力來說, 練習街道跟 trial, 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接下來將會做 650B 與 26 的交叉測試, 如果可以, 我會試著拿來練習一下街道跟 trial. 另外有機會再裝上前後避震車.

2009/04/07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Queen - Bicycle Race - Uncensored.
單車界的國歌, from 皇后合唱團...



Lyrics: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k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I want to ride it where I like

You say black, I say white
You say bark, I say bite
You say shark, I say hey man
Jaws was never my scene
And I don't like Star Wars

You say Rolls, I say Royce
You say God, give me a choice
You say Lord, I say Christ
I don't believe in Peter Pan
Frankenstein or Superman
All I wanna do is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k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races are coming your way
So forget all your duties, oh yeah
Fat bottomed girls they'll be riding today
So look out for those beauties, oh yeah
On your marks
Get set
Go

Bicycle race, bicycle race, bicycle race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race


You say coke, I say cane
You say John, I say Wayne
Hot dog, I say cool it man
I don't want to be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You say smile, I say cheese
Cartier, I say please
Income tax, I say Jesus
I don't want to be a candidate
For Vietnam or Watergate
'Cos all I wanna do is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k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I want to ride it where I like

2009/04/06

X-fusion Velvet - 軍艦岩測試

前叉:X-fusion Velvet R 100mm
氣壓:85psi
Sag :約 23mm
回彈:最快減3格

由於星期五公路車多加碼了一段拔刀爾山保慶宮, 加上星期六的貓空, 我的腿部乳酸已堆積得讓我行義路都爬得很辛苦. 從公墓下樓梯開始, 我就覺得我今天沒力的雙腿讓我整個身體很僵硬, 感覺隨時好像都會噴出去一樣. 不過還好把 Velvet 的氣壓 & sag 設定改了回來, 今天救了我不少次!

軍艦岩在北投, 讓我這個住在台北市南區的人比較少去騎, 所以對於這種大石頭的地型還頗不習慣. 加上一些陡下的落差, 之前有不少的路段都是用牽的過. 今天一開始往軍艦岩方向的路上, 身體因為疲勞, 一整個僵硬到不行, 有幾個簡單的地方都過不好, 完全沒有技術可言. 真的是全都靠避震器在騎車.

也因如此, 讓我對 Velvet 產生了信任感. 之後的一些下坡路段, 不斷告訴自己要放鬆, 並在一些比較開闊的路段試著把視線看遠一點, 少帶一點煞車. 說也奇怪, 視線一放遠, 似乎整個身體也靈活了起來. 以前遇到小落差之類的地型, 總是盯著一直看, 要拉車頭時卻老是抓不準時機. 今天看得遠, 想不到車子一到落差點, 身體就自然的, 在剛剛好的時間把車子帶了起來. 落地時 Velvet 穩穩的吸住, 不減速度的繼續往前. Damn!! That feels soooo good!!

另外, 用大輪子建立起來下陡坡的信心, 現在我也敢運用在小輪子上了. 再加上這隻 Velvet 前叉, 今天又變回我的好朋友 , 上回來還有不少要用牽的地方, 今天也都能過了. I am very happy.

回來量了一下, 今天大概最多用掉 90mm 左右的行程, 沒有觸底的感覺. 也許氣壓可以再降個一點點來試試, 看看效果如何?

另一方面, 由於 Airborne 這車架是很早的設計, 車架幾何並不適用 100mm 的前叉, 今天一量, 哇, 67度的頭管角度!! 跟一些下坡車土坡車差不多了, 難怪在轉向的操控上不是那麼容易. 將會把它換到雲豹上來試試, 希望能發揮出更多的潛力.

2009/04/04

巨人要騎大圈仔 - Giant 29er

注意這個流言很久了, 一直到今天看到實際的測試照片, 才真的相信.

一切都從幾個禮拜前網路上看到的這兩張手稿照片開始:


明顯的看的出一些設計上方向. 第一張圖: 頭管上小下大, 應該將會使用新的錐形束管設計的前叉; 上下管應是捷安特出名的液壓多面變型的管材.


第二張圖: 座管微向後彎, 為的是要縮短後下叉長度, 又不讓輪子跟車架打架. 偏向比賽設計的車架, 如無意外, 應該是取名叫 XTC 29er 吧? 後上下叉管形也都有變化.

很高興看到大廠如捷安特, 開始重視了這個大輪徑的市場. 不過這張手稿引不起我的興趣, 因為沒得 single speed. 直到幾天後.... 這兩張看似 3D圖又似實品的照片出現(應該是 3D圖, 管子接合處沒有焊道).

Oh~~ My~~ God~~, Alliance 鋁碳纖複合車架? 我對這才沒興趣. 有興趣的是那可調整鍊條張力的移動式垂直勾爪(sliding dropout)!!! Single Speed OK的啦!! 經國外網友指點, 另有更大發現: 皮帶傳動的可行性!! 喔耶!! 看來捷安特這次功課做得很足, 知道 29er 跟 single speed 族群想要的是什麼, 準備來給他殺很大囉. 這下我真的興奮到流口水了, 雖然不是鋼管的... 不過這些有別於印象中傳統捷安特的突出設計, 真是讓我不得不稱讚他一番. 捷安特你好樣的, 來一台給我試試吧!!


這張鋁車架... 看看就好.

流言是說 2010年上市, 看看日子, 現在也該有車子出來測試了吧?? 正在這麼想的時候, 就看到了下面這張上路測試照.

從後上叉橋來判斷, 這張照片應該是全鋁的車架, 雖然不是 single speed 版本, 但足以印證了這則流言. 另外由實車照看起來, 在設計上應該有刻意減少頭管長度, 好讓把手位置不會太高. 這一點也是我現在騎改裝的 B9er 有點痛苦的地方. 也許是這原因, 選用錐形束管的前叉來加強強度?

MTB, 29er, Single Speed, Fixed Gear, Belt Drive(Carbon Drive), 五個願望一次滿足. 這次真要給捷安特兩隻大姆指朝上. 如果能有鋼管版本, 我連腳的兩隻也給你!!



以上圖片均取自於 Facebook 中的 Giant Bicycle 相簿

X-fusion Velvet - 貓空第二次測試

5磅的氣壓能差多少? 差很大!!!

有騎公路車的車友可能很容易能感覺得出來, 座墊前移後退或上拉下降, 只要 5mm 的差距, 就能感受到對騎乘的改變. 而上管長度, 後下叉長度, BB 高度... 等等的, 只要差個 5mm, 整台車的特性就會完全的不同. 想不到... 氣壓避震器只差個 5磅, 也能有這麼大的改變.

前叉:X-fusion Velvet R 100mm
氣壓:90psi
Sag :約 19mm
回彈:最快減5格

今天再上貓空測試 Velvet, 把前叉多打了 5磅來試試, 想不到它今天跟我好像是陌生人一般, 完全不像三天前第一次見面的那樣友善. 在靜止狀態下, 很明顯的需要用比之前更多的力量來下壓. 在第一段的林道裡表現還好, 速度不會很快, 遇到亂石地型用點技巧不要硬幹都還算容易. 來到第二段的竹林坡, 上回一氣呵成直直就下了, 今天卻一直被彈飛開, 直到第四次才成功. 一整個變得非常不可預測, 我用硬叉下都還比今天的設定要下得順.

即使如此, 我還是決定保留這樣的設定來騎剩下的路. 結果在長樓梯差點噴出去, 還好壓了回來; 在第三跟第四段也有多處失控下馬. 總的來說, 今天騎起來就是一整個不配合. 試著把回彈再調慢些, 還是一樣的結果.

回到家後, 馬上將氣壓跟 sag 調整回到先前的設定. 明天若是好天氣, 再來更進一步的測試.

2009/04/03

莫名其妙!!

Johnny 在紅瓦厝摔傷了手肘後第一次約騎, 就先來個簡單的烏來公路車輕鬆騎吧!!

一早起來發現窗外竟然有陽光!! 突然想轉念來去騎個 off road. 不過答應了大家, 還是牽了公路車出門. 一行 7人在新烏路上輕鬆騎, 跟之前的練車團比起來, 今天還真是愜意啊.

9:30am, 在觀光大橋前的 7-11有人停下補給吃早餐, 想說等他們吃完掉頭就可下課回家了. 突然 Johnny 想跟 JoJo 換車試一下, 要試哪兒呢? 那就爬個拔刀爾保慶宮吧!! 聽到這... 我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喂喂喂... 我今天是來輕鬆騎的, 沒有要爬那麼多!!!

大概是一年前左右吧, 那時我的公路車還有 20段變速, 跟著他們來烏來練車, 新烏路上被海放不說, 騎了兩次拔刀爾, 都還沒爬到保慶宮他們就已爬完掉頭下山了, 當時快不行的我, 也很開心的跟著下課. 今天 single speed 來, 一聽到拔刀爾, 我還真想拔腿就逃... 當下就先說好, 等會你們到頂了就直接掉頭下山, 不用等我.

結果不知是怎樣, 比完了紅瓦厝跟北海岸, 大家就開始擺爛了. 一堆人圍在我旁邊慢慢騎, "今天是要把我騙上去就對了是不是??!!" 好不容易激了一下 Johnny, "騎那麼慢怎麼試得出車子好壞?? 出去了啦!!" ㄟ... 很好, 乖乖聽話的衝了出去; 正偉在北海岸賽捲入集團摔車意外中, 一直說他心情還沒平復, 不敢騎太快... 屁!! 話說完沒多久, 被山上人家的小黑狗狂追, 也爆衝了出去追到正宏, 果然還是要有點刺激才能把潛力發揮出來; 而 JoJo一直窩在後面, 說什麼要試著用跟我一樣的齒比來爬, 過沒三分鐘一個小彎, 就聽到後面喀喀喀... "媽的誰在換檔!!!" JoJo 馬上承認. 不過他老油條了, 激也激不出去, 一心只想掉頭下課; 阿綸... 沒有至尊或小魏來跟他尬車, 且接下來沒有他想參加的比賽, 好像提不起勁來一樣; 歐陽想學陶班長開 turbo 拉開距離, 不過總是被追回來, 而且 turbo 火力越來越弱, 畢竟不是人人都有陶班長的儲油量啊!!

一行人慢慢的龜, 路牌一下 1.8公里, 怎麼一下又變成 3公里?? 阿綸每次也說得不一樣, 先是說從觀光大橋開始算 6公里, 下次問又回答只有 5公里!!?? 馬的... 真是不牢靠. 這時牆上出現了大大的"到了"兩個字, 又接著是"保慶宮2公里"的牌子, 歐陽冷冷的說了一句:"烏來的人還真有自己一套的幽默啊!!"

通過了這裡, 也是我上回掉頭下課的地方, 覺得腿還很 fresh, 不會很累. 讓我的意念有了變化. "今天我要爬上去!!" 旁邊的人一直慫恿別人拼出去追, 跟前面的人說下課了. 沒想到他們還真不是開玩笑的! 在還剩 1公里多一點的時候, 就看到正宏, 正偉, 跟 Johnny 往山下衝了. 他們大喊著下課啦, 我不甘心!! 今天狀況很好, 都已經到這兒了, 一定要上去!! 抱著這個信念, 一圈一圈的踩. 回頭看, 只剩歐陽跟在後面. 終於, 鮮紅色的保慶宮出現在視線內了. 隨後, 歐陽也上來了.

莫名其妙的, 今天用 single speed, 爬了之前爬不上來的拔刀爾. 說不上輕鬆, 但也沒很費力就是了. 而本來想說今天一定被海放在最後, 帶了相機也拍不到啥就不帶了. 誰知道竟錯失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只好用沒法跟電腦連線的手機隨便拍拍, 留個證據.

原來, 這麼沒計劃, 沒壓力的隨性騎法, 才是成功的王道啊!!!

下山時測了一下距離, 從觀光大橋頭到保慶宮是不是只有 5公里呢?? 嘿嘿嘿... 自己騎了就知道.

2009/04/01

新品測試 - X-fusion Velvet 貓空初體驗

前叉:X-fusion Velvet R 100mm
氣壓:85psi
Sag :約 23mm
回彈:第一段:最快減5格; 第二段:最快減3格;
   下樓梯:最快; 第三段 & 第四段: 最快減3格

X-fusion Velvet R


上個禮拜就已收到馭輪寄來測試的這支 X-fusion Velvet, 一直拿不定主意要裝在哪一台上來做測試. Fixed Gear 用避震前叉有種"不純"的感覺; 而我又喜歡雲豹目前大輪子壓石頭比壓大便還容易的設定. 幾經考慮, 春雨綿綿, 我也不敢騎 fixie 上山 off road, 就決定暫時先裝在 Airborne 上. 把後輪反轉, 用單速的飛輪側來當 single speed 騎.

這隻前叉很簡單, 只有左右肩膀上, 一個氣壓孔, 一個回彈的調整鈕. 雖然我沒有用過很多前叉, 但騎爆過一個 Rockshox 的 Motion Control; 現役的 Manitou Minute 29 的 absalute damper(2支) 也騎到失效沒法調整阻尼; 最早的 Manitou 3分鐘的 spv + IT 行程調整, 搞得我都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 還把 rebound 鈕轉斷; 另有一個 RST 的線控鎖死開關因為摔車而損壞, 也沒得調了. 只有一隻 Fox F100R 讓我用得輕鬆愉快, 不過用沒多久就軟腳, 讓我對 Fox 也沒有太多的好印象. 所以對於有很多可調整這個, 智慧那個的前叉已經沒有興趣了. 我喜歡 Velvet 這種簡單的設計. 我是來騎車, 不是來操作車的.

貓空第一段


第一次上路, 不管是氣壓還是回彈, 一切都還在摸索階段. 就先照著常理把 sag 調在 20mm-25mm左右, 回彈先從最快回調 5格開始. 在貓空第一段平緩濕滑, 偶有亂石的林道裡, 因為速度不快, 所以騎起來相當舒適, 遇到石塊樹根這一類的障礙物, 也都能很輕鬆的通過. 避震作動相當靈敏滑順, 相較之下我的 Manitou Minute 29 就顯得鈍了很多. 第一段騎完, 行程大概用了 60mm 左右, 之於我的體重, 這氣壓看起來還 ok, 回彈似乎可以再快一點.

來到第二段竹林下坡, 試著把回彈再調快兩格, 感覺還不錯, 不會太快. 接下來的下坡路段有個彎可以殺, 順便試試前叉的側向剛性. 不過我年紀大了, 殺彎跟跳來跳去不適合我, 就交給正宏來測. 結果他覺得有點軟, 不敢殺很大. 關於這一點, 是我的錯, 因為後來才發現是我的前輪快拆沒鎖緊. 所以接下來還會再做更進一步的測試.


正宏硬叉下竹林坡, 今天好像比較不順.



我下



下完這個坡, 行程大概用掉 80mm 左右. OK的!!



正宏殺彎. 不過我的前輪快拆沒鎖緊, 沒有殺很大.



接下來的長樓梯, 跟天然亂石形成的落差比起, 這算是很規律地形, 可以呸的快一點, 所以我把回彈調到最快試試. 感覺這樣的地型, 騎乘速度跟回彈的速度我都還可以掌控. 影片中我沒有騎得很快, 想錄影看一下避震作動的細節. 雖然不是用太好的錄影設備, 不過用慢動作一格一格看起來, 避震的作動順暢規律, 穩定性很好, 不會給你隨便亂跳. 應該就是國外雜誌常用的評語 - Predictable.



正宏硬叉下樓梯, 停下來跟我拿相機. (還押韻喔!)



我下樓梯



第三段, 我們在這拍了不少照片, 為的是給在"洗衣板"路段莫名其妙摔個手斷很大的幼稚王一些示範照片. 一開始我仍把回彈調在最快, 不過發現在一些不規則的亂石地形上, 對我這肉腳的技術來說太快了, 感覺車頭要被彈掉的樣子. 所以又把回彈調慢了三格, 才覺得剛剛好! 接下來的照片可以看得出來, 高手為何騎得快? 跟肉腳騎得慢不是沒有道理的. 注意看眼睛的部份!!

正宏(飾 高手)-過洗衣板地型, 眼睛卻已看著前方路徑.



我(飾 肉腳)-還直直盯著輪胎下的洗衣板, 就怕跟幼稚王一樣的下場.



正宏(飾 高手)-眼神早已看到更前方的彎道出口.



我(飾 肉腳)-不只呆呆的看著前輪, 還流露出驚慌的表情.


真的, 書上都有說, 最忌諱一直盯著前輪下的障礙看. 要騎得快, 一定要看得遠. 腳下的障礙, 是十幾二十公尺前就已看好選好的路線, 讓身體跟車子去反應. 沒被拍照都不知道, 一直以為自己看得很遠, 其實只不過是看到前輪之前的幾公分.

最後讓正宏跳個小落差, 前輪鎖緊後, 他覺得安心多了. 且跳完後對這隻前叉相當讚賞, 加上收力動作, 接地相當的穩, 完全沒有觸底的感覺.

正宏小跳試一下.


結束了今天的騎乘測試, 我們兩個對這隻前叉用在貓空這樣 XC 地型上的評價都相當的高. 不管是在作動的順暢度, 或是前叉本體的強度都滿意. 不敢說跟 Fox 一樣, 但至少不會差太多. 以官網上的定價來看, 是隻 CP 值相當高的產品. 今天如果硬要說有什麼缺點, 應該就是 Break Dive 了. 煞車時往前下沉的感覺蠻明顯的, 不過對於這樣一隻簡單沒啥可調的前叉來說, 就不要太過份要求了. 另外, 雖然今天行程都沒有用到觸底,我個人覺得氣壓似乎軟了點, 下次上貓空將會試著將氣壓再打高一些, 回彈做些不同的調整, 看看有沒有不同的騎乘感受. 也會去軍艦岩跟五指山, 試試它在更大連續落差地形的反應.

等不及要看這前叉跟 650B 的搭配了!!